科学技术创新为辽宁振兴插上高飞之翼_新闻资讯_火雀直播足球篮球_jrs直播免费体育直播nba
您好,欢迎光临火雀直播!
火雀直播
科学技术创新为辽宁振兴插上高飞之翼
人气:1 发布时间:2025-04-27 18:20:55   来源:火雀直播

  2008年一季度,辽宁科学技术创新迎来开门红: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表彰的270个通用项目中,以辽宁省为主完成和参与完成的20项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获奖,获奖数居全国前列;在刚刚揭晓的代表中国发明创造顶配水平的“第十届中国专利金奖”评选中,全部15个金奖项目辽宁就占了2项。

  曾经落伍的辽宁,何以又站上技术创新的潮头?答案很简单全新的技术创新体系为辽宁的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强劲支撑。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不啻是一个嬗变的艰难过程。如果说改革开放是主导这一变化的核心动力,那么科学技术创新就是辽宁起飞振兴的翅膀。

  2007年,辽宁省制定发布了《辽宁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到2010年,基本建成适应全省经济发展要求,体制全新、机制灵活、功能完善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大部分企业真正成为科学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全方面提高企业的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工作目标。

  《方案》的发布是一个标志,但不是起点辽宁省重视科学技术工作、着手构建全新的技术创新体系,已经颇有时日了。

  针对辽宁省科技大会出台的《关于提高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加速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若干规定》中提出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辽宁省政府相关部门迅速出台了46个实施细则,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不仅可以享受财税金融方面的优惠,还可以在政府科技投入和利用社会资源等方面得到优先安排。

  为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辽宁省不断调整改进“东博会”、“专洽会”、“海外学子创业周”,“省院校合作工程”等交流平台,并积极构筑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了大型科学仪器网站和科技文献、科技期刊、科研条件、人才和专家等数据库建设,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目前,省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已建成并开始运行,其中学位论文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为全国独家拥有;辽宁省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区域性资源共享网络。按新体制、新机制建设公共研发平台,组建了辽阳芳烃技术研究院、抚顺精细化工等一批研究院。大连市政府与大连理工大学共同投资兴建了大连光电子研发中心,采取企业化运营模式,面向光电子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创新体系建设没有科技人员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想象的。为激发科技人员的创造力,辽宁省还出台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采取技术入股、研发项目经理制、按销售或利润比例分成、工薪外重奖等多种分配形式,提高研发人员的收入所得,大中型企业科研人员的收入一般达到企业职工平均收入的3-5倍。

  开展技术创新型企业创建活动,是辽宁省新推出的一项旨在鼓励企业努力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目前,全省共评选出沈阳机床集团等121家企业为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这项工作表明了辽宁省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思路以企业为主体。

  在这一思路指引下,辽宁省在科技投入、确定重大专项等方面着力向企业倾斜。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辽宁省对先进装备制造、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领域和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予以重点支持。近两年来,依托企业实施的重大重点项目740项,安排经费5.8亿元,省本级投入企业的经费占经费总额的60%以上,其中单个项目最高支持额达1000万元,拉动企业投资180亿元;支持沈阳机床集团、华晨金杯汽车集团和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等大中型骨干企业新建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100个,总数达到310个。

  如今,企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显著提高,正在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新产品开发取得显著成效。

  在装备制造、冶金、石化等重点行业,辽宁省攻克了五轴联动高档数控系统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开发出龙门式五轴加工中心、1400吨加氢裂解反应器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和新产品。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国内第一个获得最多国际船级社认可的、具备生产260mm-980mm缸径大型船用柴油机曲轴锻件能力和资质的公司。大连重工起重集团设计制造出国内首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反应堆厂房环形起重机。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断面掘进机、柴油机燃油喷射高压共轨系统等46个项目,进入产业化阶段;大型水轮机(70万千瓦)转轮铸件、100万吨以上大型乙烯装置用压缩机组等38个项目,已实现替代进口,并填补国内空白。

  在沈阳的东北大马路上,有一个高62米的标志性建筑,这是沈阳远大企业集团六井道电梯试验塔,而在塔下是1.2万平方米的电梯技术研发中心。

  沈阳远大集团从刚起步阶段,就组建了远大门窗幕墙技术研究所和博林特电梯技术研发中心等一系列研发机构,在填补市场空白的道路上形成了集团化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远大集团的幕墙产业已经拓展到世界各地,幕墙产销量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自主研发的“博林特”系列电梯填补了我国民族品牌电梯的多项空白;电机产业也展现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与此同时,沈阳鼓风机集团在向重大关键技术进军的过程中也不断开辟产学研相结合的新路径。沈鼓在东北地区最早成立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大学建立了技术分中心,与大连理工大学联合创建了沈鼓大工研究院。通过大学做单元技术,企业集成做产品的方式,沈鼓攻克了一系列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取得了1000多项重大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目前,沈鼓已经构筑形成了多层次、跨地区的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核心功能完善的技术创新保障体系。

  像远大、沈鼓这样,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方式,已成为辽宁省大批骨干企业的群体性选择。据辽宁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辽宁省先后与中科院、清华、北大等“一院十校”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与中科院组织实施了“双百工程”,推动全省90%以上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与省内外150余家重点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

  在此基础上,辽宁省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以利益为纽带、优势互补的产学研合作技术联盟,目前这一联盟已发展到410余家。获得重点支持的沈阳鼓风机集团公司、辽河油田、大连机床集团等57家企业与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等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的技术联盟,重点突破了170余项关键技术,研制了50余项新产品,为企业提升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实现经济效益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